欢迎访问江门市中南石化有限公司网站!
今天是 2025/11/18 
 
 
加油站业务
成品油及其它油品业务
工业气体业务
润滑油业务
油站超市业务
油站广告业务
汽车快餐及其它业务
 
 
 
在线订购
 
  电话(TEL):
  工业气体业务:
    (0750)6813618
  油品业务:
    (0750)6372288
  招牌/其它电话:
    (0750)6372288
  经理电话:
    (0750)6312460 - 梁生
  传真(FAX):
    (0750)6310369
  业务 E-mail:
    1785035920@qq.com
  招聘 E-mail:
    1091922239@qq.com
  网址:
    http://www.cnznsh.cn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从买糖、买鸡、买新衣到买电器、买车、旅游过年-江门年货经历了哪些升级换代?
发布时间:2018/1/25   点击率:2306次  来源:江门日报网
 
 从置办鸡鸭鹅到去酒楼吃年夜饭;从大白兔奶糖、椰子糖到金莎巧克力、蓝罐曲奇饼;从搬台电视回家到开辆小车回家;从超市买年货到网购、海淘年货;从拎着糕点拜年到微信发红包……可以说,一部江门年货的升级换代,成了这几十年来江门经济生活发展的缩影。
    在传统意义上的年味日渐淡化和被解构的当下,年货的地位已然今不如昔,人们也早已过了为吃到鸡鸭鱼肉而幸福感“爆棚”的时代。然而,作为一种超越消费行为的精神运动和民俗象征,备年货也被赋予了更多崭新的意义。
    每年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节日的气氛也随着年货一件件的办齐而浓郁起来。
    许多年前,物质匮乏,年货是一桌好菜、一套新衣,而现在提到的年货,几乎包含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传统意义上的年货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从扛台彩电回家,变成开辆小车回家,再变成旅游过大年,年货“清单”不断变化,寓示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是辞旧迎新的日子,是幸福开心的日子,因为有了年货,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才更加深刻地印在我们的脑海,而那份幸福感也进一步被加深了。
    在2018年狗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报特别推出“开心办年货 喜迎幸福年”系列报道,带领大家一起回顾过去几十年江门年货的升级换代,在那越来越淡的年味中,重拾儿时的快乐和满足感,一同走进温馨快乐的幸福年。
    20世纪 80年代
    第一代年货
    关键词:肉蛋、新衣、电视机
    电视机进入百姓家庭
    影像:1985年梁姨进入了台城一家国营企业上班,那时候大家刚摆脱了物质匮乏的贫困生活,肉类开始丰富起来,过年家里开始置办年货——一桌好菜:杀鸡、卤鹅、烧猪、炸煎堆、做咸鸡笼,当然还有台山的特色咸鱼“一夜情”……“那时候,每个人都盼着过年,特别是小孩子,春节是神圣而喜庆的。”梁姨说。
    周小姐是1981年出生的,她告诉记者,她爸妈经常跟她说,她出生后才有肉吃,所以她现在特别喜欢吃肉,而早她几年出生的姐姐小时候饿了只能啃苦瓜。那时印象最深的年货是妈妈做的新衣服,到过年时妈妈会买一些新布料给她们做新衣服,穿着新衣服到左邻右舍的家里去显摆,那是她最高兴的时候。
    20世纪80年代陈叔到海南下乡,那时候印象最深的年货是电视机,他在农场置办了电视机,过年时,他把电视机搬出院子,全农场的人都出来看,刚好那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播出,年三十全家一起看春晚成了大家最欢乐的时刻。后来,电视机慢慢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很多人将电视机作为家里置办的重点年货,也成了当时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而在那个年代,将买电视作为年货可以说是“土豪”行为,毕竟它是那个年代真正的奢侈品。
    20世纪 90年代
    第二代年货
    关键词:大白兔奶糖、椰子糖、徐福记、旺旺、各种补品、高档烟酒
    物质充实年货百花齐放
    影像: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忽然刮起一阵铺天盖地的“红桃K”旋风,到处出现了红桃K的广告,几乎人人都被“呼儿嗨哟,中国出了个红桃K”的广告词洗脑。
    “20世纪90年代物质开始充实,生活变好,亲朋好友兴起了互相拜年送礼,糖果类最经典的是大白兔奶糖、椰子糖,另外各种补品、高档烟酒也开始走红,印象比较深的红桃K、太太口服液、脑白金,还有云溪烟、中华烟、洋河酒、剑南春等。”江门市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熊寿兴告诉记者。
    20世纪90年代那时候才刚开始有超市,老百姓从在家里劏鸡劏鹅办年货,变成到超市里办年货,超市里最好卖的年货是徐福记、旺旺。
    “吃”虽然还是年货中的主角,但年夜饭的餐桌上,鸡鸭鱼肉已属平常,不再是人们置办年货中最“烧钱”的了。1996年家住农林路的徐小姐印象最深的是家里在春节前花了4000多元,开通了座机电话,奶奶给远在上海的叔叔打了一通拜年电话。
    21世纪 00年代
    第三代年货
    关键词:进口糖果饼干、手机、电脑、汽车、高端小家电
    家电小车游子回家的豪礼
    影像:到了21世纪00年代,70后、80后大学毕业,开始步入社会并在各行各业站稳了脚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他们春节的第一要务就是回家,带着年货回家,这时的年货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了,不再是鸡鸭鹅、普通糖果饼干、烟酒之类的,更加注重品牌和实用性了。
    “江门毗邻港澳,受到洋货影响,这个时期的年货都是以进口为主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有瑞士糖、金沙巧克力、蓝罐曲奇等等,还有干果类的开心果、夏威夷果、杏仁果,进口水果车厘子、猕猴桃等,像大昌超市去年春节的开心果销售都有七八千斤。”大昌超市总经理黄东明说。
    这时期的年货,除了传统的糖果、烟酒茶、肉类制品等“老三篇”,置办“3C产品”(指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onics))当年货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彩电、冰箱、空调家家户户基本上备齐了,过年时不少人回乡会买一些小而美的高端小家电,一方面是实用,另一方面也非常有面子,像北方人过年喜欢买电暖器、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等,南方人则买抽湿机、电饭煲这些。”格力江门区域经理于鹏鹏说。
    2000年在读大学的小兰春节回家,老爸奖励她一台诺基亚蓝屏7210,回到学校引来了不少羡慕的眼光,那时的蓝屏手机不亚于现在的Iphone7,是同学们最羡慕的年货了。
    2005年1月,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先生贷款买了一辆飞度,赶在春节前到了湖南女朋友的老家提亲,或许是小车发挥了作用,那年春节过后,李先生和女朋友喜气洋洋地成亲了。
    21世纪 10年代
    第四代年货
    关键词:网购年货、旅游过年、微信红包
    年货也注入了高科技
    影像:关小姐前两天在天猫网和唯品会给儿子和老公各买了套新衣服,她告诉记者,她最近几年都是在网上购买年货的,按照以往的经验,进入春运时间物流就跟不上了,要在网上买年货一定要提前,像今年她就提前一个月买年货,要不可能过年了年货还没送到家。现在像关小姐一样在网上买年货的市民不在少数,还有一些新潮的市民海淘年货,各种进口化妆品、包包、奶粉,甚至水果等都是海淘的热门产品。
    2016年的春节,何女士是在美国度过的,何女士喜欢旅游,但是平时工作忙,很难休到假,何女士只能报春节的旅游团,他们一家三口去美国过年,不过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飞机,女儿一到美国就发烧了,当时好在很多亲戚在纽约,带他们去看医生,可是华人医生都回家过年,去了几家医院才看成病,参观自由女神的行程也泡汤了。“我们除夕是在华人餐厅和团友们度过的,年初一住在曼哈顿的喜来登酒店,酒店旁有一家很有名的外国早餐店,类似于国内的庆丰包子铺,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外国早餐,也算是庆祝过年了。”何女士告诉记者,年年岁岁的过年都相似,大家已经没有了那种兴奋感,不如出去旅游长长见识,现在连她70岁的老妈都接受这种方式过年,今年她老妈主动提议要他们带她去新西兰过年。
    经过升级换代的年货,除了旅游过年外,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物质丰富,以往的年货在平日里我们都能体验到,因此现代的年货也特别的出其不意。一到过年,现实的红包变成了微信红包,刚参加工作的90后小姑娘雯雯告诉记者,她和同学每天组团参加“百万答题”,奖金的目标是凑够几个小伙伴春节聚餐的费用。“我昨晚答题刚赢了11元,是最近奖金最多的一场。”雯雯开心地说。
    年货,随着生活演变,科技的进步,以另外一种方式进驻到了年轻人的世界里。
    他们眼中的年货
    大昌超市总经理黄东明:
    买年货越来越简约、理智
    从上世纪80年代的莲藕糖、冬瓜糖,到90年代的徐福记、旺旺,再到21世纪00年代的瑞士糖、金沙巧克力、蓝罐曲奇,年货不停升级换代,品种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普遍。到了2010年后基本都是以简约为主,超市里没有以前那种人山人海的现象了,如今人的消费观念改变很多,不再受老一辈年初一不能买东西的习俗影响,所以按需购买,不再一窝蜂地抢购年货了。以前拜年要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去给亲戚朋友拜年,现在会约大家一起过年喝茶,给小孩派个红包就可以了,省去了很多麻烦,所以年货也没那么重要了。
    现在物质生活非常充足了,大家在购买年货上理智了很多。
    超市里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买生鲜的人多了,不少年轻人也回归家庭,自己在家做饭,会买一些优质的土猪肉、土鸡、虾、鲍鱼、海鱼等,一家人在家里煮顿豪华大餐,既热闹又省钱。
    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雪灾,当时天气特别冷,很多市民来超市买的年货变成了润肤霜、热水袋、防寒用品,不少老人家买不到还发脾气,厂家也是伺机涨价,我们夹在中间很难做,只能把老人家的电话登记下来,然后赶紧去补货,拿到货再通知他们。
    江门市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熊寿兴:
    买年货就是买一份情谊
    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家里比较穷,年货都是以吃为主,买糖果、煎堆、炸油角,印象最深的是上海的大白兔奶糖、海南的椰子糖。上世纪90年代以补品为主,最受欢迎的是红桃K、太太口服液、脑白金;2000年后就开始百花齐放了,年货不再稀奇,只要有钱天天都过年,也经常去餐馆吃饭,所以对过年没有太多的期待,过年的感觉就这样慢慢变淡了。年货对我们来说已变成了一种回忆,老一辈可能还有点情节,年轻人基本不会去专门买年货了。
    很多人可能因为工作忙碌把买年货的传统忘记了,希望大家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传承下去。买年货其实是买一份情谊,一份亲情。
    格力江门区域经理于鹏鹏:
    小家电实用又暖心
    我印象中的年货,在上世纪80年代是买套新衣服,90年代就是买烟花放鞭炮,还有很多家庭买大彩电,特别是一些出外打工的叔叔回老家都会买台大彩电回来,感觉特别威风。
    2000年后,很多北漂、南漂的年轻人被春运大军吓怕了,回不了老家跟父母团聚,在新城市又没有什么年味,大家就会选择旅游过年。我是做家电行业的,感觉特别深的是现在很多老百姓会买一些“小而美”的高端小家电回去,一方面,很多人家里大家电都基本配齐了;另一方面,小家电很实用又暖心,所以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年货。比如我去年过年自己开车回老家河南,就带了电暖器和空气净化器回去,老人家特别开心。也有朋友买了一台1000多元的电饭煲回去,他说用它煮的饭特别香,也可以给老人家用用。
    江门鹰眼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昌:
    互联网改变生活
    广东的糕点非常多,以前过年都要做很多、很久,各种各样的糕点还有腊肠、腊肉,自己在家劏鸡劏鱼,还要搞个谢灶仪式,谢谢厨神灶神给家里提供食物。现在互联网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年货也变成在网上买了,新衣服、生鲜、礼品全部都可以在网上解决,甚至可以在网上报个团去旅游。
    未来年货或会往人工智能发展,像传统对联又要写又要贴又要煮浆糊很麻烦,将来可以买副液晶屏的对联,每年自己改一下就行了,过年不再是买台冰箱彩电回去,而是买个机器人回家,说不定能把家务都包揽了,还能代替你陪伴老人家。
 
上一条新闻: “房住不炒”须抑制终端金融需求  [2018/1/24]
下一条新闻: 高质量招商引资聚集发展新动能  [2020/6/1]
 
 | 供求信息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7-2012 江门市新会区中南石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江门网站建设新一代科技   粤ICP备091163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