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微信、支付宝已同时宣布:正式启动高速“无感”支付。多年未变的高速收费,将迎来巨变。
目前,支付宝从河南打响了第一枪,微信从山东打响了第一枪。一场浩浩荡荡的“全国高速包围战”已经打响。
什么是“无感”收费
支付宝:只要信用分550分以上,便可直接把车与支付宝账户绑定,你的车就变成了支付宝,车牌就变成了付款码。下高速时,自动识别车牌,自动从你的支付宝扣费。全程不需要现金、不需要找零、更不需要掏出手机!
微信:只要你把你的车与微信账户绑定,再开通免密支付即可。如果不放心免密,还可以单独预存通行费。下高速时,自动识别车牌,自动从你的微信账户中扣款,并发送扣费短信。实现先通行后扣费。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待线路全面统一后,将全国实现不领卡、不停车、全自动支付。
当小编还在为便利的手机支付惊叹得意时,微信支付宝竟然已经开始让支付脱离手机了!
这样支付安全么?
在安全性方面,支付宝声称,出错了全额赔付的口号。而微信尚未在这方面有过表示,具体操作中,出错后会有什么措施可能还需要时间调试。
对比微信和支付宝的高速“无感”支付就会发现,两者非常相似。具体谁更胜一筹,还要看后续的措施。毕竟目前也仅在几个省内施行。
作为一个全新的支付场景,高速“无感”支付体验,不仅涉及准入门槛,还涉及到开通方法和流程等多个环节。
以支付宝来说,用户要想开通“无感”支付,只需要开通免密支付,然后再绑定自己的车牌号码就可以了。不过,支付宝信用分550分以上才能开通“无感”支付,这个门槛还是有点高的。相比之下,微信的“无感”支付目前没有门槛。
目前,所谓“阻碍”无感支付最大的“敌人”就是现下比较流行的ETC通道自动收费。
ETC自动交费相对来说还是方便很多,不需特意停下来排队,但是ETC这么方便,办理的车主却不是那么多,因为它也有几个弊端:
1.办理麻烦。办理ETC需要有信用卡或储蓄卡,办理时需要到各个银行的网点现场办理。
2.安装时搞活动有免费安装,但是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安装费。这也大大降低了安装率,如果不是经常跑高速的车主可能懒得折腾。安装ETC有时候还会出现"乱扣费"的现象,因为ETC不需要密码就能扣钱,不法分子可以拿着设备到车旁自动扣费。
3.报销不是很方便。一些公司对ETC的预存发票不承认,所以在报销时比较麻烦。
如果支付宝和微信能够在这几个方面做出优化,那么做到大面积的普及应该还是已经不远了。 毕竟手机支付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普及,买个几块钱的东西,打车,生活缴费都等可以通过这些软件快速办理,要是把这些推广到高速收费上会更加方便,高速通道排队缴费的问题也会大大的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