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有关系,我国的能源结构不理想,但由于能源跟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有关系,所以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综合性的跨行业、跨领域的事情,是国家层面的涉及各个方面的大事情。”9月26日,在2021中关村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说道。
碳中和是2021中关村论坛的核心议题之一。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聚焦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旨在理清双碳目标下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路线布局,实现跨领域综合交叉,突破技术瓶颈。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从科学技术、产业转型出发,结合具体国情为双碳目标建言献策。
碳达峰碳中和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在论坛致辞中,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指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涉及能源结构、工业交通、生态建设等各领域,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其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刘中民也持有类似的看法。“我们要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打破行业壁垒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至关重要。”刘中民说,没有科技创新,碳达峰碳中和很难实现,必须要有新技术来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对我们国家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刘中民坦言。但是,挑战里也有机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的机会。
“如果我们抓住机遇,把我国的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调整到位,我相信我们将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更先进更合理。”刘中民强调。
因此,侯建国强调,要拿出一张路线图,解决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问题;提出一批新理论,突破降碳固碳的原理问题;攻克一批新技术,解决减排增汇的工艺和装备问题;记好一本收支账,解决碳源碳汇的监测核算问题。
在刘中民看来,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技术发展,比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等。
同时,刘中民认为,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储能和氢能技术。“发展储能平台,以汇聚不稳定的可再生电能,如果能够建立起国家级的储能平台,让可再生电能平稳地进入国家电网系统,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刘中民说,我国也需要发展产氢和用氢的氢能平台,氢与能源产业链上游产生二氧化碳的环节进行耦合,可以实现碳减排;直接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生产能源产品或载能产品。
“一盘棋式”组织全国研发力量
在主旨报告中,中科院院士丁仲礼指出,碳中和目标对科技界提出了新考验。实现碳中和,要从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固碳“三端发力”,“技术为王”是鲜明特征;要从“引进、吸收、再创新”的传统创新模式向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转变,勇于针对未来需求,主动开展有较高失败风险的探索。
丁仲礼表示,要“一盘棋式”组织全国研发力量,建立技术联盟,明确责任体系,开展技术攻关,支撑产业先进性,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力。同时,要与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相结合,通过生态建设提升我国固碳能力;要深入研究碳排放相关的核心科学问题,争取“固碳量”和“碳中和”的话语权;要关注并算清全球以及各国的“收支账”,为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和谈判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在致辞中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工业转型是关键,需要实现能源和产业结构系统性变革。一是要有序减碳,确定碳排放的顶点和峰值,从国家层面研究能源结构;二是要大力发展CCUS技术,促进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三是树立全民低碳意识,汇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四是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科技合作,主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共促世界可持续繁荣。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角度,为碳达峰碳中和出谋划策。
杜祥琬认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完全可能的。“概括起来说,纵向的发、输、配、用和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横向多能互补,发展多种类型的商业化的储能技术,调动各种灵活性资源,建设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完全可能的。”杜祥琬说,它的目的在于安全、可靠、灵活的供电,在极端情况下,包括极端天气情况下,要保证供电的安全,在常态下确保我们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陆成宽) |